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賽莫達商業鉅子傳奇(第2篇)


魔法企兵.賽莫達商業鉅子傳奇(第2篇).雙親文盲卻注重教育 賽莫達選擇到英校就讀

我的父母沒上過學,然而就算再難撐,他們也要讓孩子上學唸書。母親要我們讀英校,不像家鄉的大多數馬來家庭,把孩子送到馬來或宗教學校。 ──賽莫達
  賽莫達出世的時候,英國殖民統治已走到末期。
 1957年8月31日,在一片“Merdeka”歡呼聲中,馬來亞誕生了,那一年他6歲。翌年,賽莫達開始踏入校園,是在這個新生國家下接受教育的首批學生。
在殖民時代,馬來皇室成員與雄心萬丈的馬來人、華裔移民,以及為英國殖民地政府工作的印裔公務員都選擇讀英校。
 但享有“魚米之鄉”美名的吉打州,當地大多數馬來人是農夫與漁夫,他們對于從多個世紀以前就遺留下來的豐饒自然遺產,感到自豪。
 比起英校,他們更喜歡把孩子送進馬來與穆斯林宗教學校唸書,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升上英文中學之前。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能令孩子對馬來與伊斯蘭傳統產生自豪感的教育系統。
 賽莫達母親則是受華裔與印裔鄰居影響,最終決定將孩子送入英校,以便孩子在這個剛獨立的馬來亞(在1963年,沙巴與砂拉越加入,遂成馬來西亞),有一個好開端,佔優勢搶先機。
 賽莫達的父親不會讀寫,母親也是文盲,但他們卻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堅持讓孩子們接受良好的世俗與宗教教育。
學業表現不錯
 他母親向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世交賽卡欣求助,以讓兒子進入英校。
 按當時的做法,他們在中央醫院進行學生註冊。1958年1月,新學年伊始,6歲的賽莫達進入一所英校(現為蘇丹阿都哈林國小),就讀一年級。
 與哥哥賽安華不同的是,賽莫達在學校的表現不好。
 不過,他很勤奮,常幫父親照料牛隻,種些蔬菜到市場賣。父親溺愛他,然而母親卻認為年幼的賽莫達需受更嚴厲的管教。
9歲離開亞羅士打
賽莫達9歲時,母親把他送往新山,與當英國陸軍的舅舅一起生活,這一來,也減輕了家裡日益沉重的經濟負擔。
 1960年,賽莫達到新山時,他的父母有五個孩子要撫養,賽莫達排第3,家裡最小的孩子賽阿茲敏在1963年出世。
 賽莫達坐在舅舅賽奧瑪的諾頓(Norton)摩哆后座,離開亞羅士打,前往新山。在那裡,他將與舅舅及舅母共同生活。
 賽莫達與家人關係密切,這次的離別,無疑是悲傷的。
 就亞洲人而言,替家庭成員撫養孩子是很普遍的事,有的只是養幾個月、幾年,也有的甚至一輩子。一般上,孩子都知道誰是親生父母,誰是養父養母,並與雙方維繫關係。這裡頭並沒有法律困擾或對國家福利的依賴,全然是家人在有需要時的互相扶持。
 父母把孩子送走的原因很多,一般是為了減輕經濟問題、照顧病兒,或讓頑劣的孩子受到管教、獲得教導。另一方面,膝下無子的夫婦也會向親戚要求撫養孩子,體會為人父母的樂趣與責任。
 賽莫達的母親小時候也曾被送去與無子嗣的阿姨同住。后來,阿姨逝世,她才返回家中。
 當她把年幼的孩子送到新山與舅舅及舅母生活時,歷史重演了。她覺得,孩子需要嚴厲管教,以協助他搞好學業。
軍人舅舅嚴厲管教
賽莫達離家之后,與舅舅及舅母同住的“新家”,是在哈崙路甘榜巴魯租下來的一間半獨立木屋。
 在那裡,賽莫達回憶,“我可以看到新山城鎮,以及在新加坡兀蘭興建中的政府組屋”。
 那是一個混合了馬來人、華人與印度人的社區,附近還有馬拉巴里人的店鋪。這一切,都令賽莫達想起自己的家。
 賽莫達的父親是個寬容的人,他舅舅則甚為嚴厲。身為軍人,賽奧瑪以既和藹又嚴厲的方式來管教賽莫達。
 舅母和藹可親,在吉打男孩賽莫達眼中,舅母思想時髦,他以為柔佛馬來人都是如此。
 舅母與舅舅是自由戀愛結婚的,不是那種阿拉伯男孩女孩依傳統安排相親配對。
早上到英校下午到宗教學校
“我每天上兩所不同的學校,早上到英校,下午到穆斯林宗教學校。這種馬來人的教育制度是柔佛獨有的。這訓練我們有效管理時間,因為兩邊都有功課得做。 ”
 總的來說,學校的生活更具挑戰,而賽莫達難以改變他那吉打馬來口音。
 由于放學后還得幫忙做家務,賽莫達沒時間交朋友。在不同的校規與家規下,他的生活變得更有組織,但也更陌生。
 一個男孩從有著稻田、塵土飛揚的街道、傳統馬來高腳屋的閒散郊外小鎮,突然猛地被投入城市中心生活,有時難免會難以適應。
 在亞羅士打,許多人都是靠土地維生,一代一代生活下去;相反的,新山作為新加坡繁華港口的后方地區,充斥著新來者。

23 Mar 2013 12: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