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8日 星期日

七刀

从1977年国际货幣危机、1987年华尔街股市暴跌、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及2007年美国次贷风暴触发的2008年金融海啸,都是在7字尾年头爆发。今年是2017年,正是另一个7字尾年,金融危机重来阴霾笼罩全球。
股和工作什么问题? 

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沒有三兩三,不要上股山

你輸在那裡?請回答下面20個問題:
01、經常看準該買或該賣,卻少付諸行動,而事後後悔不已。
02、掛單後,易受盤面影響,而常常抽單或改價,二三檔也很在意。
03、追求短線的價差,盤中勇於進出,並樂此不疲。
04、經常犯同樣的錯誤,每次的死法都一樣,從不認真撿討?
05、賠不賣,等反彈,一路下跌,低檔認賠,或乾脆讓它套牢。
06、很少作空,甚至只作多,從未作過空單。
07、經常換股操作,一檔股票持股很少超過一個月。
08、手上經常超過三檔股票。
09、很關心股價變動,不看盤不放心,一天三小時都在盯盤。
10、學過技術分析,並喜歡同時運用很多指針或方法操作。
11、想要一夕致富,投入所有積蓄,甚至標會、借貸、融資。
12、怕高價股,只敢買中低價股。
13、常常有賺就跑,結果它把你洗掉後卻狂飆而上。
14、線愈作愈短,單量愈下愈小,賠錢賠到手軟。
15、常用攤平法逢低攤平,以求降低成本。
16、會使旁人看你臉色,就知道你的賺賠。
17、只重技術線形,而不重視基本分析。
18、有一套自己的操作法則,並完全依照法則操作。
19、經常一窩蜂的跟人家進出,愛聽明牌。
20、贏了十次,但一次就賠光,甚至倒賠,也不在意存款的增減。
贏家三大要素:一、知不知道趨勢方向?二、有沒有正確的操作方法?三、有沒有依照方法操作? 股票市埸的定律很簡單,知道方向的人,賺不知道方向的人的錢,懂方法的人,賺不懂方法的人的錢,遵守操作紀律的人,賺不遵守操作紀律的人的錢。市場永遠存在機會,但機會只會留給那些看得懂方向,有正確且固定的操作方法,並完全依照方法操作的少數人。
「股市有金山銀山,有本事你來搬」。
一、 先求不輸
二、 立定股市是你的事業
三、建立正確的觀念,用簡單的方法,機械式的操作,爭千秋不是爭一時,務必要揚棄短線心態,長期且穩定的獲利,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第一,儘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二,儘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三,堅決牢記第一、第二條
多頭來時,現金換股票;空頭來時,股票換現金。第一把刀,停損;第二把刀,停利。
忠實的記錄下來每一個失敗的原因,直到這原因消失為止.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EBLONB.html

2017年2月16日 星期四

勞力與知識

物物交換到貨幣產生
教導孩子認識金錢的第一步,就要先讓孩子瞭解全世界的東西都是以物易物而來的,而金錢則是以物物交換的基礎。
家中錢從哪來
下一步則是要讓孩子瞭解家中的錢是從哪裡來的!很多孩子說不清楚爸媽的職業,但想讓孩子知道家中的錢是從哪裡來這一件事,孩子就應該知道自己爸媽的職業及工作內容,因為當他知道這個職業是做什麼的時候,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而不是有工作就有錢這類過於簡單的說法,應該讓孩子知道更深層的意義。
考試得90分而拿到獎學金就像是用知識來換取金錢,讓孩子在獲得金錢的那一瞬間,告訴他這是以勞力或知識才得到零用錢的,可以使孩子更加瞭解其中的意義。
從螺旋式的教育觀點來看,當孩子第一次接觸到這個觀念時,先說一點點內容;第二次接觸的時候,再講多一點點;第三次接觸再談更多,越說越深入,孩子的記憶會較長久,而不是只講一次,就以為大功完成了!记忆老是被模糊。意志力没有耳朵。思考被眼睛搞,重复念....瘾 ~ 念
零用錢是訓練孩子財務智商的一種方式,如果爸媽不知道該怎麼教導、帶領孩子財商教育,零用錢就是很好的訓練方式,能夠循序漸進引導孩子金錢的用意。
進行強迫儲蓄,最少要有30%的比例要強迫儲蓄。

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银行

毕生积蓄託付理財专家 八旬老翁5个月亏光917万令吉

毕生积蓄託付理財专家 八旬老翁5个月亏光917万令吉今年高龄86岁陈先生的毕生积蓄交给兆丰证券投资后,几乎全数赔光。
今年86岁的陈先生(化名)因信任理財专家,將毕生积蓄354万港幣(约200万令吉)交给兆丰证券理財专家蓝苑瑜,並交代只需要投资在有利息收入的投资商品即可,希望能赚取利息以支付安养中心费用,没想在2015年5月投入5个月后,其资產仅剩下9万多港幣(约5万多令吉)。
事后陈先生追查才知道蓝苑瑜將他的退休金拿去投资股票,如今他委託的律师正在与兆丰证卷协商,但尚无下文。全部家產仅剩9万多港幣的他,也快要没地方住了。
根据香港《苹果日报》报导,陈先生与太太两人4年前结束在日本的工作,返回香港定居,选择落脚在三芝的安养中心,陈先生存下大笔积蓄,虽然足够度过余生,但陈先生也担心长寿风险,因此,他透过朋友结识了当时在国泰世华服务的理財专家蓝苑瑜。
隨后蓝苑瑜转职到澳盛银行,3年前,又转到兆丰证券,陈先生都跟著她投资且不断告诉她:「股票我不要,你要就给我一个银行的利息就可以了。」因此该名代理找了上司助理陈智明两位一起到安养中心拜访陈先生,对陈先生说有好的方法替他生利息,那时花旗银行利息相当高,有高达5.8%的利息,陈先生属意这个投资。
2015年5月陈先生將钱匯到兆丰后,2015年9月,他就接到蓝苑瑜的电话:「她跟我说她被一位助理骗,所以我的钱剩下不到一成,我还跟她说:『我不是告诉你不要投资股票,你怎么去投资股票呢?』」隨后蓝苑瑜也离职,询问陈智明有关后蓝苑瑜,陈智明的回应是找不到这个人了。
陈先生在去年11月交由律师陈杰鸿出面与兆丰证券沟通。陈杰鸿说,根据他查阅投资的客户属性调查资料(KYC),一位86岁的老人投资属性被勾选「积极型」,每日可以交易的金额是写490万元港幣(约280万令吉),这些都是不寻常的点,疑似並非由陈先生本人所填写。
针对陈先生对兆丰证券的指控,兆丰证券財富管理暨信託业务本部业务副总经理张富达指出,陈先生已因此案向主管机关证期局检举,证期局已於去年1月派员到兆丰证券查核,经查核后並无疏失。张富达再三强调,兆丰证券固定寄送对帐单给客户,且理財专家人员必须根据客户的意思表示去下单,否则不可能动用客户的钱,因此张富达认为陈先生是清楚自己的所投资的內容是什么。至於KYC的资料填写,张富达也说,这些资料根据规定必须是由客户本人所填写,不可能是由理財专家所填写。